我第一次在真正的劇院裡觀賞音樂劇,是2004年夏天的事。是在紐約百老匯的Majestic戲院,上演的是音樂劇史上最廣為人知的劇碼:歌劇魅影(The Phantom of Opera)。那時這部安德魯.洛伊.韋伯的代表作,正在不斷超越自己的票房紀錄,並吸引著無數愛戲人與觀光客的目光,而於2005年初,終於超越了同樣由韋伯製作的「貓」,成為百老匯史上公演最久也是最賣座的音樂劇。
在踏上紐約百老匯前一直對真正的音樂劇戲院有著錯誤的印象。因為在15、16年前曾經有一次「貓」差一點就可以來台公演,後來報導說因為與國家戲劇院的劇場無法配合而作罷,參雜著對於自己國家劇院品質的自卑心態,那時就以為音樂劇的劇場應該要是很豪華、很雄偉的。直到那一次到紐約的Majestic戲院,才知道原來一切都是自己的想像。那一天沿著百老匯大道尋找著戲院的地址,路標引領我轉入一個比較小的叉道,來到一個完全算不上雄偉的劇院門前,招牌上有一個醒目但簡單的The Phantom of Opera看板,進入戲院後的前廳窄小並帶著一種古老的氣氛,有「一位」女性的服務人員在一個小小的玻璃櫃前販賣當日劇碼的相關商品,而劇場裡的座位並非是我想像中比國家戲劇院更巨大,反而是更小、更簡單。
不理會我還帶著懺悔的心情,戲劇拉開了序幕,熟悉但百聽不膩的樂曲流洩而出。我想像著彷彿是歌劇魅影的首日公演,在這個小劇院中,莎拉布萊曼擔心著自己的高音是否完美,韋伯祈禱著自己的創意與音樂能被接受,而我們這群擠在這個空間的觀眾,正等待著被一齣將創造歷史的戲劇所震撼。而歷史也終將讓歌劇魅影、貓等著名劇目都陸續踏上台灣的土地,來到今天,「貓」也將在台北小巨蛋這個巨大的會場裡,繼續累積巡演的里程。
「貓」和同被稱為音樂劇四大名劇的「歌劇魅影」、「悲慘世界」、「西貢小姐」有一個很大的不同,就是其它三部都是從著名的小說或劇本改編的,本身有著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,而「貓」卻源自於安德魯韋伯對於艾略特詩集的想像。由這個想像裡,誕生了舞台上各有姿態、個性、造型的貓,,即使是配角,即使沒有擔任主唱,每一個演員一上台就被要求要散發出自己獨特的光芒,於是「貓」在舞台上用空間取代了時間,用風景取代了情節,用世界取代了事件。看「貓」必須要從整體看,要從當下看,要能觀察、聆聽、參與舞台上貓的世界,而不是去想劇情的邏輯與過程,否則將會喪失了這齣音樂劇的獨特性與開創性。
咦?我不是還沒去看嗎?其實,因為貓是安德魯韋伯唯一發行DVD的音樂劇,所以我早已在家觀賞過許多遍,在貓來台灣公演前,也曾經與朋友立志要存錢到國外觀賞本劇的實地演出。但是現在已經不需要了,這齣知名的音樂劇就要第三度在台灣上演,而當年的憧憬與願望,也已成為喜愛音樂劇的路上美好的回憶。今天不同的舞台與時空,再一次要踏入一個獨特的音樂劇空間,不知道這一次的「貓」和「小巨蛋」的搭檔,會帶給我什麼樣的想像?
Comments (0)
張貼留言